近日,读者邹海珍向本报反映说,他是一位农民工,因与公司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到期而离职。此后,由于突患疾病一直住院医治或遵医嘱在家休养,无法通过工作获取收入。考虑到他和公司共同缴纳了3年的失业保险费,他曾...
合同约定让员工自行缴社保,这约定有效吗?7月28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硚口区法院审结了一起因缴纳社保引发的劳动纠纷。法院认定缴纳社保是公司的法定义务,通过劳动合同免除该义务的条款无效。
7月28日,李先生咨询称其在某公司工作多年,但一直没有休年假,单位也没有给予他任何补偿。李先生问,员工不休或少休年休假,工资怎么算?
保健品店答谢老顾客组织免费旅游,还有这好事?旅游景点有“大师”一眼看破家里难事,这么神吗?
重庆市彭水县消委会近日开展的房地产消费调查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购房后个人信息被泄漏,40%的受访者对物业服务不满意。
“感谢法院,感谢法官,你们推出的这项制度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心里的这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太谢谢了。”
申请工伤时,让同事做伪证造假,不仅工伤认定申请被驳回,自己也丢了工作;借用他人身份证,企业据此拒发工资……近日,本报接二连三接到因员工存在有意或无意“作假”行为,最终让自己陷入了困境的事例。对此,本报...
近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数据资源法庭当庭对全国首家数据资源法庭的第一案作出宣判,被告人吴某因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
2016年12月21日,为创设公司,筹备组第一届股东大会召开,会议决议聘用徐某担任公司董事会董事长,负责组建上海某食品公司事宜。同日,董事会召开会议,决议聘用徐某担任公司总经理。
好评返现本质还是流量造假,即花钱购买好评。这种行为不仅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还对其他同类商家构成不正当竞争
在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工资发放表等证据证明职工工资收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数额又明显低于实发工资的情况下,职工被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时能按实发工资标准计算经济赔偿吗?从理论上讲是可以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
个人信息删除权,简称为删除权,是指在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情形下,信息主体可以请求信息处理者及时删除相关个人信息的权利,该权利旨在保障信息主体对其个人信息的自主决定。